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文明创建 > 职工文苑

巢湖与我地质人相约

巢湖与我地质人相约

发布时间:2013-06-20 18:46:44 信息作者: 付玲玲 浏览:1862 次
【字体大小:

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国地质大学时讲到:“只要有地球存在,只要有人类存在,只要人类在发展和进步,地质学就不会枯竭”。现在,我们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合肥大建设,我们要“新跨越,进十强”,更要打造“大湖名城,创新高地”。在这实现阶段性目标,继而实现长远城市愿景的过程中,地质工作将无处不在,我们地质人也将与其他各个领域的建设者们一起,齐心协力,为实现湖城共生、湖靓城美而不懈奋斗着。

“大湖名城”的“湖”就是我们美丽的母亲湖——巢湖。自2011822日起,巢湖就完全投入了合肥的怀抱,合肥也成为了全国唯一独立怀拥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,这一殊荣让我们兴奋,让我们骄傲。但是兴奋、骄傲之余,我们似乎也有些心虚,巢湖真的是那么的美吗?所谓湖靓则城美,然而,残酷的现实常常让我们警醒,我们的巢湖,有一些湖污城黯啊!我们都知道,巢湖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,矿业开发历史悠久,但是,无节制的随意开采、粗放开采,让环巢湖地区的湖光山色不再。不下雨的日子里,走在路上,风一刮、车一过,洗个“灰尘浴”是常有的事。不过下雨的日子也不好过,地面裸露,水土流失,想要挥一挥衣袖,不留下一点痕迹那是挺难的,包管你一步一个脚印。这样怎么能湖城共生、湖靓城美呢?

但是,一个个好消息正在不断的传来。越来越多的露天采石场已被叫停,越来越多的政策向着生态环境保护倾斜,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。未来,蓝天白云、青山绿水,我们呼吸的每一口都将是绿色和纯净。然而,美好的愿景需要现阶段的不懈奋斗来勾画,所以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环巢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、恢复和保护,这其中就少不了要我们地质人来做好地质环境调查这一基础性工作,最终打造生态之城,共绘湖城共生的美好蓝图。过去,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工作。2010年汛期,我地质队无偿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,组成了五个地灾再排查小分队,分别深入当时巢湖市的41区,对5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排查,共涉及居民209 904人,潜在经济价值约3000万元。现在,我们依然在做着;未来,我们也将一如既往。

与巢湖相约,打造生态之城,实现湖城共生,尽我地质人之责,努力拓展地质工作新领域。单纯的地质勘查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、城市建设的新要求,而是要利用明显的人才、技术和资源优势,走出一条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勘查开发一体化之路、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与巢湖相约,打造生态之城,实现湖城共生,尽我地质人之力,努力创新地质工作发展模式。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、低效益的粗放落后发展模式与现代城市发展背道而驰,只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,综合利用资源、实现废水循环、建设绿色矿山、勘探开发页岩气、浅层低温能……这一项项新型发展模式才是城市发展建设真正所需。

与巢湖相约,打造生态之城,实现湖城共生,尽我地质人之心,努力发扬地质工作者“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、以找矿立功为荣、以艰苦奋斗为荣”的“三光荣”和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的“四特别”精神。新时期、新领域、新模式的地质工作任重而道远,只有继续坚持发扬“三光荣”、“四特别”精神,才能迎难而上,心往一处聚,力往一处使,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城市。

    同志们、朋友们,发展时不我待,奋进只争朝夕!现在合肥“大湖名城”正扬帆起航,向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奋力进发。我们地质人将与所有的建设者们一道,万众一心,锐意进取,共同创造合肥更加美好的明天!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