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文明创建 > 职工文苑

行进在通往帕米尔高原的路上

行进在通往帕米尔高原的路上

发布时间:2011-12-06 00:26:13 信息作者: 高学海 浏览:1363 次
【字体大小:


 

   

   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,有些会渐渐遗忘,有些却会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。今年在祖国西部边陲----帕米尔高原上的种种经历,现已成为我人生履历上的一笔宝贵财富!

6月初,当得知将要前往新疆木吉项目部工作时,我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和喜悦,长久的期待终于成为现实,同时也有些害怕,毕竟没有去过高原,只是听别人说过一些关于高原的零碎信息,例如氧气稀薄、呼吸困难、昼夜温差大、环境荒凉、太阳紫外线辐射特强等等,担心因为自己的身体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而影响工作。

伴着激动难耐的心情,经过50多个小时的火车行程,我们到达乌鲁木齐,随后从乌鲁木齐飞行一个多小时后抵达南疆喀什市机场。人们都说“不到喀什,就算不了到过新疆”。的确,喀什是一个极具新疆地域风情的地方,这里作为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驿站和重镇,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交汇的要冲,亚欧文化在这里交流与融合,同时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特色习俗和智慧。初入喀什,就被恢宏的伊斯兰风格建筑——全疆最大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所吸引,随处可见充满西域风情的大巴扎,大街小巷间玲琅满目的手工艺品,给人身处异国的感觉。

经过几天的休整,我们从喀什出发,前往木吉项目工作区。木吉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,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、帕米尔高原东麓,距喀什市230公里。我们沿着314国道(中巴公路),一路经过乌帕尔绿洲、盖孜大峡谷、布伦口高山区。同事告诉我,这段路程十分艰难危险,每到七、八月份,冰峰融雪就会形成洪流下泄,阻塞道路,经常有过往车辆被困山中,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需6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。

沿途经过盖孜大峡谷,只见河谷狭窄陡坎多、上下落差大,而河水沿途裹挟着山石泥土,形成的泥石流,一路摧木裂崖,十几吨重的巨石都被冲出几十米,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同事所说的话,新疆的道路与内地真是有着天壤之别。

越野车载着我们时而越过河流险滩,时而穿行于峡谷之中,远处的雪山、冰川一直浮现在眼前。道路是沿河傍山修建的,蜿蜒崎岖,坡陡曲折,看不见前方车辆,有的地方还因塌陷窄的只能容一辆车缓慢通行,而旁边就是万丈深渊,向下看令人心惊胆颤。这一路段也常因遭遇洪水而堵塞,有时泥石流或路面积水会导致数天不能通车,也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。行至布伦口,东南方向就是高耸的公格尔峰,海拔7649,前方隐约看见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。这些山峰常年积雪,山间悬挂着条条银光闪闪的冰川,景色极为壮观。过了布伦口,车下314国道转入一条碎石小路,沿着木吉河西行而上,路上颠簸不平,但安全感比国道上好多了。我们离工作区越来越近了,海拔也越来越高,寒冷也随之袭来。午后的高原上开始刮起了大风,吹起地上的沙尘四处飞扬。“这里的天气几乎天天都这样,风大的时候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,七月下旬的时候我们驻地的帐篷都被掀翻了。”同事告诉我。

伴随着日光的垂落,我们的目的地终于到了,住地天空灰蒙蒙一片,已经搭建好的帐篷里留给我的被子已经附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土。所幸的是我只因高原缺氧身体感觉十分疲惫,其他感觉都良好,自我感觉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,对以后的工作心里就更有底了。一路上6个多小时颠簸,大家只啃了点馕饼,到了晚饭时候,大家都狼吞虎咽、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战斗。帐篷内的气温维持在10度以下,大家不得不穿上棉大衣,钻到厚厚的被窝中。伴着帐篷内旺盛的炉火,我的思绪万千,想着想着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。

    紧张而忙碌的帕米尔高原工作和生活就在美丽的梦境后开始了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